在我小學被迫寫作文時,我媽總叫我別每次都拿海倫凱勒和愛迪生出來吹捧,創新是很重要的。
於是,我找上了人生勝利組鄭成功,雖然還是很老套,不過對沒在思考的小孩來講,鄭成功是很大的突破了。
我讀過一本繪本,虱目魚的名稱之所以會這麼無厘頭,是出自於鄭成功和漁民的對話。
鄭成功:「這好吃,什麼魚(泉州腔)?」
漁民:「矮唷?國姓爺大人正在給這種魚賜名虱目,讚!好聽!就這麼說定了!」
(虱目魚:慢著WTF?)
那時候,我覺得鄭成功真的是個神人,意麵虱目魚蚵仔煎他都參了一腳,不只會打仗,還是美食網紅,明朝的食尚玩家。
大約一年後,我媽叫我別再寫鄭成功了,他覺得老師應該看得很膩。
無論如何,長大後,我才知道繪本很可能在唬爛,那些食物的命名和鄭成功可能根本無關。不過這就是成功者的好處,他說什麼都是對的,任何雞毛蒜皮小事都會被整理為他成功的因素。
有病人說,他的某師父也曾經得了癌症,在醫院看了幾次都沒用,吃了特製的藥搭配喝特別的水後,癌症咻的變不見了。
人在不安時,特別容易被坑,雖然這位病人也向師父買了水來喝,但他的癌症幾個月過去,沒有咻的變不見,倒是轉移了。
師父的癌症有沒有變不見,終究是自己口中講出來的,我們很難查證這件事的真偽,說不定師父其實偷偷開手術了?說不定師父其實根本沒罹癌?
就算師父真的單純靠神水治療好癌症,這個例子也存在著倖存者偏差(survivor bias),我們看到了一個跳出來現身說法的成功者,卻忽略背後可能有99個花大把錢買水,腫瘤卻還是漸漸長大的失敗案例。
師父就像鄭成功,成功了說什麼都對,隨便指一隻魚說他好吃,那隻魚和他的億萬後輩們便永世不得翻身,從此叫虱目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