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rk Light

在這個年代,幼兒的語言學習越來越被重視,在捷運上常會看到爸媽帶著孩子牙牙學語,練習用簡單的英文用語,有時候在醫院,也會看到小病人的媽媽,帶著大量的英文繪本,溫柔的唸給孩子聽。

在我們家也是非常重視語言教育的,但有時候相比起其他爸媽的語言教育,卻會顯得我們夫妻倆好像做的太少,甚至和很多爸媽比起來,根本是沒關係夫妻。

然而,我們的信念是,教養方法沒有絕對的正確或不正確,只要適合自己的孩子,並且家庭環境也能配合,就是好方法。也因此,就以英文學習為例,到底需要多早開始學習,到底該怎麼學?在這邊與大家分享我們的看法。

 

 

關於醫師小夫妻

小夫妻兩人,幸運的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適應良好,也如眾所期待的考上了台大醫學系。

老公蓋瑞從小參加國內外的數理競賽得獎,家裡經營補習班,成長歷程好大一部分的時間泡在補習班裡,對學童與家長有許多觀察,也有很多教學經驗。老婆邦妮小時候立志當音樂家,國小在音樂班專攻音樂,後來轉換跑道好好讀書,國中和高中都是全校排名第一,總是相信努力也是一種天份。

親子教養系列介紹

 

之前與老公在婦產科的門診,遇到一個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家庭。女兒三歲,跟爸媽講話全部用英語,講得流利自然,原本以為爸媽是母語人士,觀察了一陣子後,才發現爸媽是一般的台灣夫妻,英文程度普通,發音也不甚標準。

在好奇心驅使下,忍不住找他們攀談,並且進一步詢問他們對女兒的語言教育方法。
這對夫妻倆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,從小寶寶時開始,都只用英語跟他說話,在家就給予女兒全英文的環境,而為此這對夫妻也花了大量心思在英語的學習上。

有了爸媽用心經營英語環境,女兒發展成在家與爸媽講英語、出外在幼稚園就跟朋友講中文,可以說,女兒英語之所以會這麼流利,不是來自在外的英文教育,而是來自爸媽在家的努力。

以往也有接觸過和小孩都用英語溝通的父母,然而和這對夫妻不一樣的是,以往遇過的家庭不是爸媽有人是母語人士,就是爸媽兩個人英文都十分好。
這對夫妻儘管英語程度普通,他們女兒在我們眼中,活脫脫就像是國外土生土長的小女孩,也讓我們發現,或許條條大路都可以通羅馬。

 

 

蓋瑞從小給外婆帶,在家講全台語,在學校講英語。在這樣的環境長大,到六歲以前,國語只會講電視廣告上學到的「薯條」兩個字,其他一概不會講。
「阿罵,哇ㄇㄟ呷薯條辣! I want to eat 薯條!」他家人總是笑著講他這段往事。

從上一篇送孩子學才藝前的三個問題,蓋瑞有提到他學英語的輝煌歷史,從小就請過了一打以上的外籍老師上課,投注了許多資源在英文學習上。

時至今日,蓋瑞的中文口說不僅和一般人沒兩樣,其他部分的程度甚至更厲害,在大學聯考時每一篇作文都拿到了全國最高分。
然而在英文的部分,他卻沒明顯成長,口說聽力的練習更是少了許多,相比起6歲前從沒接觸的中文,反倒遜色不少。

 

 

在邦妮的成長過程,又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。

邦妮的媽媽是幼稚園老師,她對幼兒教育有著強大的願景,小時候找一些年齡相近的玩伴,一起上英文課,演戲劇、聽故事,雖然媽媽嘗試給我優良的學習環境,我卻始終對英語缺乏信心。

轉捩點是在升國中的那一個暑假,那時候無所事事的我,突然間對英文產生興趣,剛好家裡有很多「大家說英語」的光碟,意外發現裡面有有趣的互動學習程式,於是我每天玩這個互動程式,聽外籍老師的發音,自己模仿、錄音、再播放重複修正,也看了很多去掉中文字幕的電影,經過一個暑假,在學校越念越輕鬆,覺得自己的口語能力也不錯,開始帶來成就感,唸英文變成一件我能享受其中的事情。

國中到高中,每天總會花個一到兩小時唸英文,這麼多年的累積才讓我的英文夠用,算是中上程度。當然我們身邊不乏英文強者,可以用英語流利的即興演說,甚至在國際舞台上操著專有名詞辯論,邦妮從旁觀察發現,他們的家長對語言都十分重視,而他們的共通點是,英文不是個需要坐下來翻書學習的科目,而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

 

 

成功者的秘訣:讓英語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

英文強者們有幾個共通的生活習慣:

• 用英文寫日記

• 與朋友用英文傳訊息,互動中使用

• 愛看英文小說

把英文納入成為生活的一個習慣,不只是閱讀和聆聽的被動吸收,「提取」這個動作,像是口說與寫作,才是學習語言的關鍵

 

 

幼兒語言學習,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?

學英文不一定要去上課,其實只要從平時的日常生活去引導,孩子會比你想像中學得更好呢!小豆從兩三個月大開始,我們會唸英文繪本、放英文兒歌給他聽,還不到一歲,他就已經能哼唱超過二十首的英文歌了。不過我們也只是抱著聽兒歌當背景音樂的心態,多接觸一些總是好的。

讓我決定讓他接觸更多英語,是從小豆兩歲到美國旅行後才產生的想法。我們在拉斯維加斯市區都以計程車代步,很幸運的是,我們遇到的司機都挺友善的,每一位司機都會跟我們聊天,在我們愉快的交談聲中,小豆開始展現對英文的興趣。

有兩位司機與我們聊的特別開心,一位墨西哥人、一位黑人,或許小豆是被輕鬆愉快的氣氛感染,忍不住想要加入對話。最初的反應是,小豆聽到他熟悉的英文單字會笑出聲來,接著開始重複念他已經知道的詞彙,最後,他開始用類似Rap的方式,把英文兒歌的歌詞講出來,司機看他努力要說英語的樣子,也開始比手畫腳,落漆的表演兒歌,氣氛又更歡樂了。

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語言的力量,因為渴望了解和互動,一個剛滿兩歲的小孩,也懂的用自己不熟悉的英語,和外國人溝通!

 

我們回台灣後,便增加家裡英文繪本的比例,原先中英文繪本大約各半,現在變成7:3了。還不滿一歲,他已經可以連看七八本書,兩歲時更可以連續看20本,連媽媽都自歎不如(笑)。其中有大多數的英文繪本,還熟悉到可以自己用英文單字,參雜中文組成故事,然後有事沒事就炫耀性的秀幾句,我們當然用浮誇的演技給他鼓勵 XD

小豆的語言發展一直都有些超齡,給他大量的語言刺激,我們認為是很有幫助的:)。每天一早醒來,他會衝向他的繪本區,大概經過一個月的學習,已經可以辨別每個英文字母,還有字母的大小寫呢(在他的腦袋瓜裡,大寫是馬麻、小寫是寶寶),現在也學得越來越快,常常讓我們很驚喜!

他現在學習狀況很好,我跟蓋瑞的想法是,好的學習效率來自於靜下來專注的「玩/學習」,他的努力值得肯定,而身為媽媽,感受到他的享受與成就感,對我和小豆都是正向循環呢

 

 

 

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黃金發展期,是不是就來不及了呢?

蓋瑞從六歲才開始學國語,雖然上小學適應得比較辛苦,但後來在中文的環境成長,也很快能熟悉,讓中文成為母語。邦妮學英文是從國中開始,也覺得學的不比較差。

從自身經驗來看,我們認為長大後學習語言比較困難,並不是因為學習能力下降,而是很難投入像小時候那麼多的心力學習

今年四月我到東京醫院實習的時候,認識了兩位美麗的住院醫師,一位是來自加拿大的日本女孩,在他十歲時,全家從日本移民加拿大,另一位日本女孩有著恰好相反的環境,從小在美國長大,十歲從美國回到日本定居。無獨有偶的,兩人的英文與日文都像是母語一樣流利,儘管學語言已經過了我們認知中的黃金期,語言的學習卻是同樣有效的。

蓋瑞之前在美國的同學,有一位韓國人,一開始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,事實並非如此。他從國中時為了爸媽的移民夢,英文一竅不通的他,一起搬家到了美國。他為了讓自己的英文沒有腔調,國二開始整整五年沒講過韓語,每天在家裡聽錄音帶,修正自己的腔調,就算在家裡和爸媽聊天也從不講韓語,就這樣練成一口標準的英文。

許多身邊的例子,讓我們發現,從幾歲開始起步,都還是會有人學習的很成功。

 

 

醫學告訴你,永遠不會來不及!

當代醫學認為,相比起長大才開始學習語言,年紀越小的大腦,的確在語言功能的儲存上,比較有效率。隨著年紀漸大,大腦學習一個語言所需要的空間就會增加。

簡單來說,假設大腦是個電腦,小寶寶學英文只需要用到20MB的容量,而20歲的人,可能需要500MB的容量。

但即便如此,只要我們願意花500MB的容量去儲存、去學習語言,我們能表達出的程度,並不會遜色於只花20MB容量的母語人士。

醫學上根據估算,就算在30歲才接觸一個全新的語言,還是有可能運用的像母語人士,就連腔調口音也是分毫不差

 

小時候我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接觸英語,學齡前的孩子沒有課業壓力,可以玩一整天,有最多時間接觸語言,隨著年歲漸長,我們要關注的事情越來越多,能用在學語言的時間真的更少了。

我上大學後,憑著自己對語言的興趣,還學過西班牙文和日文,但兩者有了截然不同的學習成效。當初在台大上西文課,我十分認真,回家整理筆記、背單字、自我測驗練習,考試都是班上的最高分,一學期後,西文就講得有模有樣的。但近期學日文的四個月裡,我一週只複習一到兩次,上課沒有做好準備,最後四個月過去,日文也真的沒什麼收穫,幾乎像是從來沒學過一樣。

精通一個語言是否一定要從小開始,我想並不是金科玉律。

在長大後,願意花多少時間去專精一個語言,才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關鍵。能投注多少心思,能否給予自己適當的環境,願不願意培養隨時都使用這個語言的習慣,都比幾歲開始來的重要。

 

 

 

後記

除了不過說真的,除了環境和習慣培養外,天賦也是個很猛的東西,而這是我認識蓋瑞的姊姊後的體認,世界上竟然真的存在這種人,完全跟我們這些平凡人天差地遠。

她過目不忘,看過一次的書,內容就不會忘記,聽過一遍的英文歌,她可以在下次播放時,直接把英文歌詞跟著唱出來。在不是特別認真的自學下,竟然可以用七八種語言和別人簡單對談!

蓋瑞的姊姊有這樣強大的天賦,讓我羨慕不已,有時候也會在心中覺得,要是小豆像姑姑一樣的話,該有多好。

然而蓋瑞卻從不這麼想,他完全不覺得反應快、記憶力強是必要的(他甚至覺得那樣的天賦會讓人投機),他深信靠著自己的努力,一步一步穩穩的向上,才是重要的,而這也正是他希望小豆能有的特質,不是出生就滿溢的才華。

不管小豆最後的語言學習會如何發展,我們都不擔心,畢竟就我們身邊的經驗與醫學上的證據,只要有心,再晚而都不遲。而且,語言是種溝通的工具,能依自己所需運用就可,我們也不強求精通。

最後,不論未來小豆的人生發展是如何,我們有信心能成為他最強大的心靈支柱,我們永遠願意付出時間陪伴他,就如一路以來,和他一起唸繪本那無數個快樂的晚上,與他清脆縈繞的笑聲。

 

 

<醫師小夫妻聊教養>系列文章

醫師小夫妻 | 教養系列緣起與成長簡介

送孩子學才藝是正確的投資?爸媽必須先問自己的三個問題

智力測驗分數真的會影響未來,爸媽該怎麼做?

 

Stay in touch!

 

4 comments
  1. 哈謝謝你啦~不過相較於身邊一些更有天賦的朋友,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遇過許多挫折與心淚故事,所以才覺得平凡啊 XD

  2. 沒有~大概只有看美國電影或影集時會聽到西文,然後只聽得懂簡單生活用語(悲劇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Related Posts
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